- +1
向“朋友”揮起大棒,特朗普對印度態度緣何急劇轉變?
越來越多跡象顯示,美國和印度的關系正在走向歷史低點。
據央視新聞報道,對于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稱將大幅提升對印度的關稅,以及美歐指責印度在俄烏沖突爆發后進口甚至倒賣俄羅斯石油,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蘭迪爾·賈伊斯瓦爾當地時間8月4日晚發聲明回應稱,“針對印度的指責顯失公允,印度將如所有主要經濟體一樣,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國家利益與經濟安全。”
上月底,特朗普在“真實社交”平臺上向印度發出威脅:如果印度繼續購買俄羅斯武器和石油,美方將在對印度商品征收25%進口關稅的基礎上額外施加懲罰性關稅。當地時間8月3日,美國白宮辦公廳副主任米勒就特朗普的表態解釋說,印度購買石油實際上是在俄烏沖突上資助俄羅斯。4日,特朗普又表示,將因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大幅提高對印度關稅。
這意味著美印僵持甚久的關稅談判未見結果之余,兩國再因俄羅斯問題陷入齟齬。

2025年2月13日,美國華盛頓特區,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印度總理莫迪在白宮會晤。本文圖片 視覺中國 資料圖
“印方認為,美國在印巴沖突和對印關稅談判中的表現都有強力施壓的意味,印度國內很多民眾對美國有了不滿情緒。莫迪政府在鞏固執政時必須照顧這些情緒。”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員、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錢峰對澎湃新聞(www.e-insurance.cc)表示。
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、副院長林民旺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,印度不愿對美國在農產品貿易談判上讓步,進而讓印美貿易談判陷入僵局,特朗普政府的近期動作是在利用俄印關系作為杠桿,同時對兩國做出威脅。

2025年4月3日,孟買,印度孟買證券交易所(BSE)的廣播屏幕顯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公布全面新貿易關稅的消息。
“最嚴厲的指責”
特朗普4日在其社交平臺“真相社交”上發帖,指責印度“在公開市場上出售俄羅斯石油,牟取暴利”。上周,他在該社交平臺發表長篇大論,談到俄羅斯和印度時說:“他們可以聯手摧毀各自已然衰敗的經濟。”
3日,特朗普的強硬派副幕僚長米勒出現在福克斯新聞上。環球網援引路透社報道稱,米勒說:“特朗普明確表示,印度繼續通過購買俄羅斯石油來資助這場戰爭是不可接受的。”特朗普可以對印度采取“所有選項”,包括外交、經濟等手段。報道形容,這番批評是特朗普政府迄今為止對美國在“印太地區”這個主要伙伴發出的最嚴厲批評。
與今年年初特朗普剛開啟第二任期時相比,兩國之間的熱情顯著消退。今年2月,印度總理莫迪成為首批受到特朗普接見的國家領導人之一,兩人還互相擁抱,并盛贊彼此“偉大的友誼”。印度官員堅稱,在特朗普公開發聲之前,俄羅斯甚至從未在貿易談判中被提及。
英國《衛報》報道稱,印美在地區安全和防務、雙邊貿易、情報、技術等各個領域的合作日益密切,美國印裔僑民的數量也日益增多。在“不結盟”外交政策下,印度幾十年來一直與俄羅斯保持密切的伙伴關系,同時加強與美國的關系,這一立場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華盛頓的容忍,在特朗普發出威脅后,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賈伊斯瓦爾也重申了這一立場。
“我們與各國的雙邊關系本身就很有價值,不應從第三國的視角來看待。印度和俄羅斯擁有穩定且久經考驗的伙伴關系。”賈伊斯瓦爾表示。他在4日的聲明中還稱,印度轉向購買俄羅斯石油“實屬被動選擇”——俄烏沖突爆發后,傳統供應源被轉往歐洲,而美國當時為穩定全球能源市場曾明確支持印度此舉。印度進口旨在保障國民獲得可負擔的能源,屬于全球市場波動下的必要舉措。
印度前外交部長希亞姆·薩蘭在《印度快報》的一篇專欄文章中直言不諱。“唐納德·特朗普第二任總統任期本應對印度有利。”他寫道,“結果他卻成了一場噩夢。”
美巴關系達到頂點?
《華爾街日報》報道稱,因貿易、俄羅斯問題,以及特朗普在5月印巴沖突的停火上是否有“功勞”、有何種“功勞”等問題,兩國陷入爭議,讓關系逐步惡化。
其中最明顯的問題是雙方迅速達成雙邊貿易協議的努力陷入停滯。特朗普政府現任和前任官員都曾表示,特朗普對印方缺乏進展深感沮喪。
兩國關稅談判的一個爭議點是美國希望印度開放農業市場,而該領域雇傭了全國超過40%的勞動力。這一長期受到政策保護的領域若開放,將激怒印度農民這一強大的選民群體,對莫迪來說是巨大的政治風險。2021年,莫迪曾因全國范圍的農民抗議而放棄農業市場自由化改革。
此外,特朗普認為自己對印巴5月停火有顯著功勞,但莫迪堅稱,這一停火協議是印巴兩國軍方直接談判達成的,而非美國調解達成的。“印巴最近一次沖突,讓印度自(美國前總統)克林頓訪問以來,在美國戰略圈中試圖努力建立的所謂‘印度’板塊,再度回到‘印度-巴基斯坦’。”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、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劉宗義對澎湃新聞形容,這場戰事讓印度的戰略地位有所下降。沖突中,在綜合軍力上占優的印度未能有效壓制巴基斯坦。
而在沖突過后,美巴關系過去幾個月不斷升溫。6月18日,特朗普與巴基斯坦軍隊領導人、陸軍參謀長穆尼爾在白宮會晤,這場會議被一些媒體解讀為標志著美巴關系的頂點。特朗普最近抨擊印度與俄原油貿易時,還暗諷印度“未來可以找巴基斯坦買原油”。美國與巴基斯坦還簽署了加密貨幣、采礦和石油協議。
印度智庫“觀察家研究基金會”高級研究員馬諾杰·喬希接受采訪時分析說,對于美巴的上述會晤,莫迪肯定“非常非常不高興”。

當地時間2025年7月7日,印度阿杰梅爾,一列火車運載著油罐車。
特朗普為何拿俄石油說事
《華爾街日報》報道說,印度持續與俄羅斯保持關系也激怒了華盛頓。在美國看來,印度購買俄羅斯的石油與武器支撐了俄經濟。此外,特朗普曾在社交平臺上說:“任何與金磚國家反美政策結盟的國家,將被征收額外10%的關稅,此政策絕無例外。”
目前,承諾“24小時內終結俄烏沖突”的特朗普遲遲無法在烏克蘭問題上取得突破,他認為普京不愿意結束烏克蘭戰爭,轉而對其施壓,威脅要對與俄羅斯做生意的國家加征關稅。
“美國與俄羅斯的貿易水平現在很低,美國沒有辦法控制住俄羅斯經濟。”清華大學學者錢峰對澎湃新聞說。在美方看來,印度與俄羅斯的貿易將是影響俄羅斯的一大抓手。“然而印度一直以來的外交政策重點就是平衡外交,企圖‘左右通吃’,實現本國利益最大化。”
多家美國媒體近期引述印度官員消息稱,即使遭受特朗普的批評和威脅,印度政府也不會在俄羅斯石油進口政策方面有任何改變。
自俄烏沖突全面爆發以來,俄羅斯已成為印度最大的石油供應國,出口量從沖突前每日不到10萬桶(占比2.5%)增至2023年的每日180多萬桶(占比達39%)。據國際能源署數據,2024年俄羅斯70%的原油出口都流向了印度。
印度亞洲國際新聞社(ANI)援引消息人士說,印度煉油廠完全依照國際規范運作,而且俄羅斯石油從未受到美國或歐盟的直接制裁。消息人士指出,如果印度沒有“吸收折扣價的俄羅斯原油,同時OPEC+每天減產580萬桶,那么全球油價可能會遠遠超過2022年3月137美元/桶的高點,進而加劇全球通脹壓力。”印度強調,該國作為一個主要能源進口國,必須尋求最便宜的供應渠道,以保護民眾免受成本上升的沖擊。
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(CNBC)4日援引日本瑞穗證券董事總經理維什努·瓦拉丹的分析說,接下來印度會評估將“俄羅斯貿易”作為談判籌碼的代價,可能繼續在石油采購問題上保持模糊立場。
瓦拉丹認為,印度也需要在全球市場上尋找與俄羅斯油價情況相當的替代方案,可考慮的替代方案包括伊朗——但這需要印度與美國談成豁免協議,以及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國(OPEC+)等產油國。

2025年7月10日,印度阿杰梅爾,一名工人在作坊里用織布機編織傳統紗麗。
印度要“自力更生”了?
印度《經濟時報》4日報道稱,在貿易談判持續進行的背景下,美國對印度商品征收25%關稅,引發多個行業擔憂。對此,印度政府“采取堅定立場”,推動本地生產,并研究支持出口商的措施,著重品牌建設與財政援助。
2日,莫迪在印度北方邦一次集會上表示:“世界經濟正面臨諸多憂慮——存在不穩定氛圍。現在,無論我們買什么,只應有一個標準:那就是我們將購買由印度人努力辛勞制造的東西。”
著眼于強化國內生產與消費,與莫迪已實施的“印度制造”計劃和多次強調的“自力更生”精神相一致,且在美國實施關稅后變得尤為重要。印度《鑄幣報》4日評論說,特朗普對印度加征的關稅預計將使印度出口損失約330億美元。
印度下一步的具體行動將取決于美方懲罰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。一位印度官員告訴彭博社,印度預計美方貿易談判代表將于8月底訪問印度,繼續就雙邊協議進行磋商,印度將堅持立場,不會向美國開放其乳制品及農業領域,原因涉及政治與宗教敏感。
有官員對《經濟時報》表示:“對印度出口商來說,品牌建設與推廣十分重要,這樣才能擺脫美國關稅下對補貼的依賴。”
另一位官員4日告訴印度報業托拉斯,政府正在研究對紡織、化工等行業出口商的支持措施,印度商務部已與鋼鐵、食品加工、工程、海洋以及農業等多個出口行業舉行會議,以了解它們面臨的高關稅問題。
此外,據《鑄幣報》4日報道,印度政府可能通過對美國進口商品征收對等關稅來進行補償。一些專家表示,印度政府可能會在2025年4月1日取消數字稅之后,再次對美國公司重新征收此稅。
印度前外交部長薩蘭在上述專欄文章中呼吁印度效仿中國和巴西,勇敢對抗特朗普。他寫道,盡管“抵制特朗普會很痛苦……但我們應該做好承受的準備”。“屈服于他那些既涉及政治又涉及經濟的夸大要求,將嚴重損害印度的國家利益。”“我們不能讓任何國家否決印度應該或不應該與哪些國家合作。”





- 報料熱線: 021-962866
- 報料郵箱: news@thepaper.cn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31120170006
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:滬B2-2017116
? 2014-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